2)第281章 儒家与百姓之民法_人在秦时,君临天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荀况的凝重是必然的事情。

  “荀先生,秦国自孝公先祖变法以来,历朝的相国,除了商君出自法家之外,可没有几人是出自法家,张仪出自纵横家,甘茂勉强算半个道家之人,魏冉与阴阳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只有后来的范睢更是与法家相去甚远,即使是我们眼前的这位蔡先生,也曾担任过秦国的相国之位,他可是真正的道家中人。”嬴政道。

  “哪怕是现在的相国,也从未认为自己的法家弟子,而是以杂家弟子自居,所以,在秦国,出现一个儒家相国,又有何不可?”嬴政接着道。

  “相国之位,关于一国的国策走向,不可不重,敢问大王,秦国未来的三十年之中,国策将走向何处?”荀况问道。

  虽然在嬴政的身上,荀况看到了前行的路,但那只是一种可能而已,他虽然想要加入秦国,但那是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。

  这个前提就是秦国未来的国策要与他自身的道有着相合之处,不说十分,最起码也要有五六分,如此才有合作的可能。

  否则,若是让他一位的迎合秦国与嬴政,那出现的情况只能是他自己的道不能够有寸进,反而会出现崩溃的情况的。

  而若是让他在接受相位的情况下,又要与秦国与嬴政发生冲突,那他又是何苦多此一举。

  所以对于秦国未来的国策走向,荀况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,如此未来才能走的更远。

  “关于国策,用言语恐怕是说不清的,倒是有一件事情,可以让荀先生对此有所了解。”嬴政沉吟道。

  “大王请说。“荀况闻言精神一震道,因为他在嬴政的话语中听到了一种自信。

  “孤在不久之前拿下了一半的赵国领土,如何统治这片新收的领土,但一的照搬秦法是不行的,但是,坚持赵国旧律更是不行,在这片领土中,只能尝试着变秦法以治赵地,但是,如何变,又该将秦法变到什么程度,这个问题一时间很难把握。”嬴政道。

  在嬴政说话的同时,蔡泽与荀况两人相视一眼,都从对方的视线中看到了意外。

  “荀先生可以以此地为基础,结合着秦法赵律以及荀先生的道来治理这个地方,看看最终是否能够得到让我们都满意的答案。”嬴政接着道。

  “敢问大王,您说的这个可变之法是什么法?又包括哪些法?”荀况追问道。

  要知道,秦法说是秦法,但其中的篇目之多,不是专门钻研的人根本就理不清,在这样的情况下,对秦法进行的调整的这个度如何把握,可是一个很深的学问。

  “只涉及百姓之间的民法,其它的诸如军法、赋税劳役之法等不能变。”嬴政道。

  “原来如此。”荀况道。

  嬴政所说的变法范围虽然很小,但荀况却并没有什么失望之色。

  因为正是因为嬴政所说的变法范围很小,荀况才能相信嬴政话语间的真实性。

  秦国因秦法而强,其中固然有着很多弊端,在眼下,却是秦国强盛的根本,嬴政即使能够看到其中的弊端而有心变法,也不会是在眼下这般时间。

  若是那样的话,就不是变法了,而是自掘坟墓。

  变法,从治民之间的民法进行调整,而且还是在选择新收的赵地进行,却是最现实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的决定。

  “如此,我倒是却之不恭了,希望我不会让大王失望。”心中已经有着决定的荀况道。

  “若是荀先生都要让孤失望的话,大概就没有人能够让孤满意了。”嬴政道。

  法有千万种,儒家之于民法的作用,没有人能够比嬴政更了解,毕竟,那可是塑造了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8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